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9
- 题名/责任者:
- 鲜活的社会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滕春娥, 王萍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 ISBN及定价:
- 978-7-5201-6866-3/CNY88.00
- 载体形态项:
- 201页:图;24cm
- 并列正题名:
- Vivid social memory:document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其它题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
- 个人责任者:
- 滕春娥, 1982- 著
- 个人责任者:
- 王萍, 1965- 著
- 学科主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管理-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G275.9
- 一般附注:
- 本书受到牡丹江师范学院地方优势特色学科资金资助 (编号: DF-2017-10233-牡丹江师范学院-01-地方语言文学) ; 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则资助项目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赫哲族文化传承研究" (编号: 19TQB072)、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编号: MNUB201901)、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本建设经费项目 "基于传媒产业视角的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编号: 1354PT003)的阶段性成果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186-199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研究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问题,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方法、语义分析方法、实证等研究方法,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客观分析非遗建档保护的实践经验, 立足于档案学科, 跨学科地运用社会记忆理论、本体理论的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依据档案记忆观等档案学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建档式”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并进行了相关综述与阐释, 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问题——社会记忆视角研究的科学依据和具体可行性, 利用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构建了非遗档案建档的具体流程, 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知识组织本体构建, 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档保护的机制与保障, 最后以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例, 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G275.9/4 | CN1853910 | ![]() |
阅览 | 内阅图书 | |
G275.9/4 | CN1853911 | ![]() |
可借 | 未央馆 | |
G275.9/4 | CN1853912 | ![]() |
可借 | 未央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