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2
- 题名/责任者:
- 穷忙/(美) 戴维·希普勒著 陈丽丽译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 ISBN及定价:
- 978-7-5327-6815-8/CNY45.00
- 载体形态项:
- 360页;21cm+2
- 并列正题名:
- Working poor
- 丛编项:
- 译文纪实
- 个人责任者:
- 希普勒 (Shipler, David K.), 1942-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陈丽丽, 1985- 译
- 学科主题:
- 散文集-美国-现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712.65
- 版本附注:
- 据2005年英文版译出
- 责任者附注:
- 戴维·希普勒 (David K.Shipler),1966年至1988年任职于《纽约时报》。曾在纽约、西贡、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从事新闻报道,后担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首席外交记者。著有《俄罗斯:破碎的偶像, 庄严的梦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应许之地的受创精神》,此书曾获普利策奖;《陌生人的国度:黑白美国》。作为布鲁金斯学会客座学者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希普勒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美国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
- 责任者附注:
- 陈丽丽 (1985-),华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出版《预言家丘吉尔传》、《习惯的力量》等译著。
- 提要文摘附注:
- 这是被人们遗忘了的美国。洗车工无车可开,银行职员的户头只有2.02美元,医学教科书女编辑十年的收入,也赶不上一个牙医。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的家人,他们梦想,他们的失败。而比他们更失败的,是他们的国家。尽管美国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尽管美国宣扬”劳动致富”的信条,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却令这一切饱受质疑。有些人觉得劳动确实能致富,而有些人发现自己只是徒劳无功。很多工作要求高,薪酬低。尽管换了多次工作,很多人还是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上挣扎,甚至接近赤贫。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712.65/92 | CN1496268 | - | 未央馆 | 可借 | 未央馆 |
I712.65/92 | CN1496269 | - | 未央馆 | 可借 | 未央馆 |
I712.65/92 | CN1496270 | - | 未央馆 | 可借 | 未央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