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
- 题名/责任者:
- 技术与德国:1800年至今/(德) 卡斯滕·乌尔(Karsten Uhl)著 朱任东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4
- ISBN及定价:
- 978-7-5008-8112-4/CNY88.00
- 载体形态项:
- 406页:图;21cm+2
- 并列正题名:
- Technology in modern:German history1800 to the present
- 个人责任者:
- 乌尔 (Uhl, Karsten)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朱任东 译
- 学科主题:
- 技术史-研究-德国-1800-
- 中图法分类号:
- N095.16
- 版本附注:
- 据原书2022年版译出
- 责任者附注:
- 卡斯滕·乌尔,德籍学者,他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现代史和技术史,并且是米特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营纪念馆负责人。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72-390页) 与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是一部德国技术史著作,研究时段为19世纪初至当代,核心观点为“技术塑造现代德国”。本书探讨了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介绍了在200年的现代德国史中,技术呈现出的多种形式。全书正文共8章,分为“追溯历史”和“新的方向”两部分。译稿共20万字、22幅插图。作者是德籍学者卡斯滕·乌尔(Karsten Uhl),他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现代史和技术史,并且是米特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营纪念馆负责人。译者为朱任东,曾出版多部历史译作,其中包括我社出版的《1918年11月:德国革命》。作为一部概述性著作,本书涵盖了技术史的多个方面,例如城市技术、农村技术、高科技、日用技术、技术使用者等,相对完整地描绘了现代德国技术发展的面貌。此外,本书对曾被忽视的研究领域给予了关注,例如,在工业化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农村地区,对技术史及其社会和文化应用至关重要的技术使用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N095.16/2 | CN1926179 | ![]() |
阅览 | 内阅图书 | |
N095.16/2 | CN1926180 | ![]() |
可借 | 未央馆 | |
N095.16/2 | CN1926181 | ![]() |
可借 | 未央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