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

题名/责任者:
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郑开著
版本说明:
第2版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三联书店,2025
ISBN及定价:
978-7-108-07987-9 精装/CNY96.00
载体形态项:
[18], 470页;22cm+2
并列正题名:
Between De and Li:a history of thought during Pre-Confucius era
其它题名:
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
丛编项: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十二辑
个人责任者:
郑开 (哲学), 1965- 著
学科主题:
思想史-中国-先秦时代
中图法分类号:
B221
责任者附注:
郑开, 1965年生, 安徽合肥人。1999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尤其偏重中国早期思想史及道家哲学方面的研究。著有《德礼之间: 前诸子时期思想史》《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庄子哲学讲记》《道家政治哲学发微》等。
书目附注:
有书目
提要文摘附注: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传统, 是以春秋末年以降的诸子蜂起为哲学史的起点, 因为活跃于那个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本书则向前追溯, 专门拈出“前诸子时期”, 试图发掘殷周之际到春秋末年思想史的内容和特质, 从而探讨随后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全书旗帜鲜明地指出, 前诸子/前轴心时期思想史的主题就是“德”, “德”贯彻于西周以来的政治社会原则、文化模式和精神气质的所有方面, 是前诸子时期思想史最重要的特征, 而非以往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天命神学”。而“德礼之间”, 即制度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建构, 限定并塑造了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的核心特质。作者以“德的时代”概括绵延殷周之际和春秋战国之交两条重要历史分界线之间的思想史特征, 与诸子哲学开启的“道的时代”形成了鲜明对照, 并提诸子哲学(儒、墨、道、法、名和阴阳家)正是从深厚的“德”的思想文化传统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哲学创作, 这是一种“道”对“德”的“突破”——哲学思想(“道”)对源自宗教、制度的传统思想(“德”)的突破。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B221/29=2 CN1930278   内阅图书     阅览 内阅图书
B221/29=2 CN1930279   未央馆     新书:正在上架 未央馆
B221/29=2 CN1930280   未央馆     新书:正在上架 未央馆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